热门推荐

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:建设 “二中心一枢纽?/h1>

    日期?016-12-06 13:41:16     来源:全景网     在线浏览次数?span id="hits">?

  湖南党代会地州市委书记谈发展??/p>

  未来五年,邵阳将实施建设湖南省域副中心、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、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“二中心一枢纽”战略。这是“五大发展”“四个全面”“五位一体”在邵阳的生动实践,是省委的方略在邵阳的具体体现,是全面建成小康邵阳的关键决策和战略定位。“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,?020年全市GDP总量达到2300亿元左右,财政总收入达?30亿元左右,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?9?7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?4000元左右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?4000元左右,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小康的五大类39项指标全部达标,全面建成小康邵阳。”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?016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发言?/p>

  建设湖南省域副中?/p>

  根据 《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》(2014?020年)和省政府即将审定的《湖南省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》(2014?030年)的要求,结合邵阳市城区与东部四县县城以及西部五县城的布局结构,把邵阳建设成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。一是到2020年市中心城区将建成面?00多平方公里、人?10万的“双百”Ⅱ型大城市,是湘中湘西南唯一过百万的大城市。二是东部四县城区人口达?20万,重点乡镇人口100万,邵阳市东部城市群将成为城镇人?30万、辐?00多万人的湘中湘西南最大城市群,仅次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省域第二大城市群。三是随着市域东部与西部互联互通,城镇化率达到50%以上,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倒差转换,市域城镇人口在湘中湘西南地区绝对量最多、规模最大?/p>

  能不能实现省域副中心的战略,关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。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现代化城市,把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全过程。突出规划引领,优化空间布局。实施中心城区区划调整,使之与“双百”大城市相适应。按照“一核四心、两带一廊、一环多镇”的发展思路,尽快构筑起“十字架”快速通道,加快东部城镇群融城步伐?/p>

  建设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?/p>

 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根本支撑,是经济实力最直接的体现。没有大产业就没有大发展。实现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,重中之重是要加快产业发展?/p>

  从产业实力、城镇规模、资本市场、机动车及运量等方面?个经济指?5项细化指标测算来看,邵阳市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二方阵首位。依托这一基础,加快以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、沪昆高速百里工业走廊为带、县市工业园区为点的“一核一带多点”建设,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规模最大、覆盖人口最多的百里工业中心。充分利用邵阳是湖南主要的商品粮和畜牧业出口基地的优势,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基地。充分利用邵阳市旅游资源全省第三的优势,努力打造以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为龙头的全域旅游示范区。充分利用邵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、文化底蕴深厚、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和文化、教育、卫生事业的积累,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文化、教育、卫生中心。充分利用邵商投资市场的丰富经验和实力、商品“互联网+”、现代物流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,努力打造湘桂黔边陲的物流中心。充分利用区域条件和政策优势,着力打造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区、全民创业示范区、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首批湘中湘西南面积最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。充分利用邵阳处在湘中南—广西—东盟大通道的前沿要地、沪昆客专与呼南客专“黄金十字”交汇和两端等距离正中心城市,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示范区?/p>

  建设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?/p>

  今后五年,邵阳经济增长仍然靠投资拉动,投资拉动的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、在织密织牢四大体系。建设立体交通网络体系。推进同城发展,加快构建“无缝衔接、零距离换乘、铁公机一体化”综合交通网络。这是能不能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关键?/p>

  随着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交通项目的布局尘埃落定,邵阳市在未来五年或稍长一段时间内,将构筑以沪昆高铁、呼南高铁为基础的“三纵三横二连”(三纵:洛湛、呼南、长邵城际;三横:沪昆、怀邵衡、兴永郴赣;二连:邵冷、邵阳至市区至武冈城际)的快速铁路米字型结构;以沪昆高速、二广高速和呼北高速为基础?“三纵三横两连”(三纵:二广、呼北、包茂;三横:沪昆、邵衡、武靖及新永;两连:新白、邵坪及白仓至仙槎桥)的高速公路网状型结构;以“一东一西”(邵东军民两用机场和武冈机场)两支线机场为核心、以多个通用航空机场为点的特有的航空网络。大跨度、全覆盖、高密度综合发达的铁、公、机无缝对接,将使邵阳成为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?/p>

  凝心聚力发展县域经济

 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元,是区域增长点极的基础支撑。全面建成小康邵阳,建成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关键在12个县市区的发展。要把县域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作为整个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,从思想上、政策上、体制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入“快车道”,彻底改变绝大部分县市区经济实力在全省综合排位靠后的状况。把做大做强城镇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。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,经济腾飞的“龙头”在城镇,做强城镇经济重点在县城经济。加快县城产城融合、园区与城镇一体的步伐,以工业、商贸等产业集聚和园区发展促进县城扩容提质和功能配套。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。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,特色是品牌,特色是潜力,特色是市场,特色是竞争力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,必须立足比较优势,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“坐标系”,实行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。把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。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形态看,非公有制经济产权清晰、主体明确、机制灵活,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、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,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、吸引民资、依靠民力,做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之路。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。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抓手看,必须坚持不懈地抓投入、上项目、引资金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,必须抢抓政策机遇,大胆融资,积极谋划基础工程项目,大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?/p>

(刘莉)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