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?018-06-12 09:41:19 来源:中青报 在线浏览次数?span id="hits">?
本人所在城市近期进?ldquo;摇号”模式,小升初摇号,排队买房也要摇号。最初大家普遍将摇号奉为解决“资源少、需求大”矛盾的不二法宝。但一摇之后,发现天真了,还发生了数十名基层干?ldquo;托关系、打招呼”的丑闻。媒体曝光之后,当地对涉案人员进行了包括撤职在内的严肃处理,也让大家对接下来要登场的各种摇号之外的干预之手,有了更多警惕?/p>
技术工具确实是个好东西。但再好的东西,也是由人操作使用的,“徒技不足以自?rdquo;。计算机、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机器算?hellip;…都在此列。硬件再硬,也需要有一套匹配的“软环?rdquo;将它撑起来;否则,技术的妙用也就“?rdquo;不起来?/p>
“涉及人来操作,就复杂了?rdquo;这类话的意思是,人会有七情六欲,人会有公心私心,人会有善念贪念,不是人人皆孔孟圣贤。你必须首先敬畏这种复杂人性的客观存在,以一套更可确定的游戏规则,确保它为人民服务,而不堕为为人民币服务。摇号拼演技,大数据杀熟,算法加剧低俗,莫不如此?/p>
缺乏人性敬畏有主观的,也有客观的。迷信技术工具有故意的,也有无意的。机器化、电子化、智能化,是近年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。但无论怎么“?rdquo;,都是为具体的人服务的,不能为了“?rdquo;?ldquo;?rdquo;?/p>
同城媒体日前就报道了另一起匪夷所思的怪事:某区政务服务大厅,市民办事儿喝不上水。为什么呢?大厅内摆上了高档智能化饮水机,谁渴了,要关注微信号、下载某公司App、手机号码实名注册、用App扫描……一系列七个步骤。记者体验全套下来喝上水?1分钟,这还不包括手机信号差办不成、老年人不熟悉智能手机办不成、办了中途轮上被叫号了办不成。而大厅角落里插上电源摁一下就能接水的传统饮水机却被断了电。事情被报道后纠正了,耐人寻味的是?ldquo;机器创新”的时候,可有人想过这10分钟才喝上水符合人性吗?可有人想过?ldquo;高档智能?rdquo;之外留一?ldquo;普通便?rdquo;的出口?“一切为了让人更方便”缘何没被摆到第一位?
党媒最近还批评了另外一?ldquo;工具依赖现象”。最近,很多政府部门对微信群等工具过度依赖,以为靠着手机定位、拍照留证,就可以避免弄虚作假,提高办事效率。殊不知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:公务人员一到某地,什么都还没问,忙不迭地拍照,发微信群,忙完了之后,随口聊上两句,任务就完成了!这也是另一种不走心?ldquo;工具迷信”?/p>
工具是用来为人服务的,不是用来迷信的。我们确实处在一个技术工具不断变革的时代,日新月异,泥沙俱下。以技术忽悠行骗者不乏其人;迷信工具迭代创新而罔顾环境者亦有之。但万变不离其宗。任何工具的指向都应该是进步,是服务人,是创造公平,是打掉门槛,是消除暗箱。如果反倒是垒起了门槛,造就了暗箱,拒人千里,哄人无数,这种工具与技术,首先就要接受阳光的照射与考验?/p>
以为新技术就能包揽解决一切矛盾,是多么幼稚的思维啊!我们常说,制度好,坏人能变成好人;制度不好,好人也能变成坏人。把软环境假设得糟糕一点并不可怕,盲目沾沾自喜才惊心。敬畏这?ldquo;莫须?rdquo;的人性,以更完善的监督机制、矫正机制、游戏规则来约束它,才可能保其行进在“为进步所?rdquo;的轨道上。能保障相对公平的,只有针对人性设定的严密而科学的制度,任何想塞给?ldquo;工具可以包揽一切公?rdquo;观念的人,都值得多一点警惕?/p>